日前中部有多所大學傳出多名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不肖人士以投資手機、電腦等3C產品為由
「簽約立刻拿5千佣金」,鼓吹學生簽下5萬至10萬元不等的無卡分期契約,不但產品沒拿到,還被融資公司催繳款項。
尤其是今年民法將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讓主觀意識與身心發展更為成熟的青少年擠身成年人的行列,而成為民法完全行為能力人後,許多大學生就可以從事諸如開戶、貸款、結婚或租屋等有效的法律行為,卻可能因涉世未深,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的目標。
所謂的「無卡分期」是一種無需信用卡、抵押品的分期付款方式,最常使用無卡分期的就是學生或是沒有穩定收入可以申請信用卡的族群,若想購買較昂貴物品時,不用一次就存到全額,可以先獲得該物品,然後慢慢償還即可,然缺點為利率較高、解約與退貨需付違約金與利息,較容易遇上不肖業者,更可能因未看清楚合約規定,不小心就落入詐騙陷阱。
這起案件的起因,是不肖3C產品業務員透過造假衝業績,然後以現金數千元打賞給簽下無卡分期付款契約書大學生。以大學生年滿十八歲以上,人手一機和網路資訊流通,政府一再宣導詐騙手段多樣,切記不要胡亂簽名。大學生還是為了數千元利誘走短線,就算真不知社會險惡,很難說自身貪婪沒有一拍即合。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學生打工往往領的是法定基本時薪,簽個名又幫忙說個謊,馬上就有數千元大鈔可拿,大學生何時也成了愚夫愚婦。現在學校教育,都教導基本個人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而且滿十八歲便可考駕照,行走在公路上觸法都會吃罰單。現在不肖3C業者誘之以利,大學生還輕易上鉤,現在社會,從政治到商業上,永遠有投機取巧之人,最好的防護先要不貪不當之財,而是了解錢不是那麼好賺,輕鬆錢往往藏陷阱。
此次事件引起大眾矚目金管會及教育部,都有加強宣導 內容也相當廣泛,包括如何正確使用金錢、正確用卡、正確理財、理債以及詐騙防制等,都在宣導範圍內。在防範詐騙部分,相關教材也涵蓋常見詐騙手法、如何去防範詐騙等。對於已被騙的學生,教育部表示,各校將對個案追蹤協處,並加強反詐騙教育宣導。
Posted on 2023-12-01
分類: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