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利率政策,雖有國內物價的考慮,但與美國利率政策亦步亦趨,很明顯要看美國而定。Fed預測「點陣圖」則顯示多數官員預測今年共將升息7碼,暗示今年接下來的六次會議每次都將升息1碼,台灣動向值得觀察。由Fed決策內容,不難發現打的還是「安全牌」,採取的是「鷹式表態,鴿式緊縮」策略;口頭上說的是使出渾身解數來壓制通膨,但在作法上仍是謹小慎微,生怕對經濟復甦及金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當前Fed的處境的確相當困窘。以往無論是因為金融海嘯,還是疫情危機,貨幣政策的方向都非常明確,就是一鬆到底,一步到位,連速度與幅度都不用考慮。但現在疫情才甫見消退,供應鏈瓶頸開始放緩,又爆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油價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現在雖然回檔,但仍在百元附近波動,而且糧食、金屬原料及房租都大幅上漲;既拉高整體通膨率,又壓制消費支出;不僅僅是美國,全球都同時面臨經濟成長走下坡,通貨膨脹攀高峰的雙重風險,令貨幣政策鬆也不是,緊也不行;左支右絀,進退兩難。
無論是從全球政經情勢,還是實際數據來研判,通膨在中期間居高不下無可避免,因此不難發現Fed的政策目標表面上雖聚焦於抑制通膨,但真正重視的其實是經濟表現。因此才會選擇「鴿式緊縮」,容忍通膨升高,避免經濟衰退;實際操作則是放慢升息腳步,延緩縮表進度。Fed如此操作,可能產生以下幾種結果。
第一,也是最佳狀況,亦即通膨退,經濟起。事實上一些決策官員對「通膨過渡論」並未忘情,仍然寄望於供應鏈瓶頸、勞工短缺、戰爭導致的原物價飆漲等通膨因子能隨著時間而消退;過渡期雖然較長,但現在距離隧道末端的光明已經不遠;如果現在採取「鷹式緊縮」,經濟加速陷入衰退的風險極高。但實事求是地看,疫情這項突發事件對通膨的推升力道雖終將消退,但已經催化出勞工提前退休,供應鏈重組,以及去全球化等結構性通膨因子;俄烏戰爭雖終將結束,但也激化經濟國家主義,崇尚自給自足,揚棄比較利益,導致國際貿易萎縮,又使高通膨結構化。因此上述第一種樂觀情況,已經相當接近「妄想」的程度。
第二,則是次佳狀況,亦即高通膨,低成長。「鴿式緊縮」未能有效抑制通膨,於是高通膨壓縮消費及投資,經濟復甦也疲軟乏力;但因為緊縮力道不強,仍能勉強維持低度成長。
第三,情勢相當不妙,通膨進一步壓縮需求,形成通膨居高,經濟停滯,亦即所謂「停滯膨脹」。
第四,也是最糟狀況,就是通膨持久不退,引發「工資─物價」漩渦式上升,形成惡性通膨。
在貨幣政策操作法則中,有所謂的「中性利率」,亦即在此一利率水準下,對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都不會產生刺激及壓抑的效果。依據Fed自己的估計,長期的「中性利率」在2.4%上下;而依據最新的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多數官員預測這次緊縮周期的最終目標為2.75%,雖比「中性利率」稍高,但問題是現在通膨率已經比2%目標超出一倍多。要矯枉,必須更強的過正。
總之,Fed由於去年堅信「通膨過渡論」,導致貨幣政策已經嚴重落後於通膨大勢,現在唯有直起直追。由這次會議的決策,不難發現Fed仍偏愛「一步一階梯」的漸進式升息節奏,明顯追不上通膨如搭電扶梯一般的上升速度。基於3月通膨數據受油價飆漲影響,升幅只會更高,因此5月初Fed會議時勢必加速升息;而且要有效抑制通膨預期,目前「鷹式表態」的力度仍然不夠,必須將最終利率目標進一步調高。
有任何貸款上的疑難雜症?
歡迎與我們聯繫,專業顧問隨時回覆您的需求:
LINE專人客服 點擊加入好友:@viploan2
點擊按鈕 預約免費貸款諮詢服務:
《點擊按鈕 馬上解決資金難題!好款貸聽您訴說煩惱》